首页 师德榜样 正文

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

发布日期:2025-05-12  作者:贾军  阅读量:[]

中国一直有着尊师重道的悠久传统,在“传道、授业、解惑”中,授业和解惑是基本的知识要求,而传道则要求老师言传身教,在传授知识的同时,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。作为一名教师,其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在思想、品质和行为上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。这就更要求教师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、立言立行,在价值观和学术上为学生作出示范。

与本科生培养模式不同,对研究生的培养的精髓在于建立创新性的思维方式。然而,我们的研究生通常会存在不自信的表现,其根源还在于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不扎实,迈向未知世界,多走一步就会有点胆怯。并且,在从学习型到科研创新型转变过程中,有些学生早期对科研十分热情,没日没夜地做科研的任务,想尽快的做出成果,然而,欲速则不达,热情消耗殆尽,做事也变得愈加浮躁。而科研需要的是持续创新的能力,最忌讳的就是浮躁,通过劳动密集型的低效率方式做科研,迟早会渐渐失去对科研的兴趣。研究生导师应当及时发现这种现象,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相反馈,并且以身作则,让学生体会到科研的创新和成就感,不断的去激发学生对科研的热情。

古人曾云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。作为导师需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,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,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;在学术上,保持严谨细致、端正科研态度,提高自己的科研精神,严于律己,以身作则,用自己的言谈身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。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,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,崇高的师德塑造人。罗曼·罗兰说过:“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,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”。

个人简介

贾军,博士,副教授,中共党员。现就职于济南大学商学院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长期致力于技术创新管理、企业战略管理等相关研究。在《科研管理》、《科学学研究》、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》、《SUSTAINABILITY》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。近年来,主持国家社科项目、山东省社科重点项目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,出版专著2部。目前,担任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审专家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和预警专家库专家、山东省知识产权人才专家库专家,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,多家期刊匿名审稿人。
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1 个人照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2 生活照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图3 与学生进行经验分享及开导


作者:贾军 编辑:彭冰冰 审核:徐潇宇 编审:袁海占


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3号 电话:0531-82767404 邮编:250022 济南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3号 电话:0531-82767404 邮编:250022
济南大学商学院 版权所有